[工作]TED

進入公司之後,我真的接觸到以往不會知道的很多世界,過去就是個喜歡電競的肥宅,當然自己也投身在其中啦,說真的如果年輕兩歲我會很認真地拚電競,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真的有打電競的特質。

怎麼說呢?我想當你已經有一個每週工時42小時且耗費腦力的程式設計工作,還可以把台服排名維持在一千名內,那全心全意打電競應該要拚到百名內不會是太大的問題,說穿了只是不敢冒險,畢竟程式設計這份工作比較穩定也極富成長性。

回過頭來就是TED了,以前的我一定會認為TED根本就是一群事業有成的人開群嘲講故事讓沒能力的白癡深信自已也做得到的機構。
但是當我真的閱讀完TED的書,我發現TED也和我一開始想的差不多,只是在於聽者並不認為自己能像台上的人一樣成功,或許有些人渴望未來能站上TED的舞台,但那終究是分享不一樣的故事。

其實TED真的就是聽故事,不是要你做到分享者所說的事情,也不是要你自認可以跟分享者一樣成功,而是你真的僅僅是聽分享者所親身經歷的經驗分享,而這些分享不像課堂上枯燥乏味的理論,而是貨真價實的生活經驗,我覺得TED就只是一個聽故事的地方,而這些故事能真實地提醒你,世界正在變動,而且是以極快的速度在轉動。

回過頭來,不知道老闆哪來的突發奇想,要我們學習TED,每個人自選主題上台分享,直至昨天我才知道原來那是報名制不是強迫制…

就我過去看了兩場公司主管們的TED分享,我發現比較能獲得迴響的,通常都是自身經驗,而非那些博學多聞的理論分享,實際上藉由老闆發的TED演講秘訣(之類的書名),裡頭也是告訴我們要講一個生動有趣的演講,你必須時時刻刻抓住聽眾的心,尤其是他們可能已經聽很多
演講了,實際更多的演講方法,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書來閱讀,相信你去博客來搜尋TED就會有中文譯本了。

回過頭來講到昨晚的TED,很衰洨的我必須上台分享,當然我是做了充分的準備,並且在寫稿時一直想著如果我是聽眾,我在聽任何一段會有什麼感覺?實際上有一些橋段是如我預期,有一些橋段則是我忘記解釋為什麼我要說分享這些經驗,但昨晚在台上分享時,我完全沒照稿獎,有一些橋段我根本沒講出來,我認為這是上台會緊張所導致,可能只能靠多練習去解決吧。

同場分享的兩位同事,都是分享專業的資訊技術,而我只是分享使用者哪時候會覺得慢,第一位同事我一直認為他是公司接班人,我認為他的分享一開始蠻成功的,但到中段有點太專業了,導致聽眾覺得有點乏味,而第二位同事則是出了第一頁後都很無聊,因為太專業了,這違反了TED演講祕密的守則,我想這也是我在三位票選獲得第一的原因。

因為書上開頭就寫,TED分享分成兩種,一是專業的學術分享,二是親身體驗的生活經驗,書上也提到,學術分享通常都是天才在分享,因為能把艱深的學問轉化成幽默的笑話真的只有融會貫通的少數天才能做到,大部分的TED分享者都是第二類的生活經驗分享,因為是自己的經歷,所以好笑的經驗就會多,而有趣的分享才能抓住聽眾的耳朵。

說穿上我的能力是不及二位同事的,所以我選擇了後者來做為分享,我也自認這是我在公司突兀的點,我不像大多數人專精於資訊技術的學問,我更像凡人喜歡看很多沒水準的節目,所以我覺得我的分享能更貼近同事在生活上的經驗,引發趣味,我就不相信只有我遇到在麥當勞排隊雞雞歪歪的阿姨,我更不相信男同事都認同伴侶買一堆垃圾(男性眼中)的購物行為,所以我舉了很多日常生活的經驗,讓聽眾也感同身受,不論是點餐、看電影、打LOL、網購,雖然聽眾不可能和我一樣都有經驗,但少說也有一半吧。

總之我覺得上台分享不是那麼專業的資訊,其實壓力不會很大,也很符合我各種資訊都想吸一點但不致專精的個性,哈哈。

最後抱怨一下某位同事,嚴格來說算是我現在的直屬主管,我真心覺得這傢伙做事很優柔寡斷,常常在擔心一些沒必要的事情,害怕跟客戶溝通,整天雞雞歪歪的,簡單的事情都可以被他搞成很複雜,老闆都已經點名幾次還是死性不改,他唯一的優勢就是刻苦耐勞加班不抱怨,但我覺得他這種處理方式會搞死我,都在同一個團隊中,公司接班人跟我處裡招生學籍就不會雞雞歪歪一堆事情,跟這傢伙處理課程成績卻一堆麻煩的事情。

留言